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帧结构 3.1 标志序列 3.2 地址字段 3.3 控制字段 3.4 信息字段 3.5 透明性 3.6 帧检验序列(FCS)字段 3.7 传输考虑 3.8 无效帧 3.9 帧放弃 3.10 帧间时间填充 3.11 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4 规程要素 4.1 控制字段格式和状态变量 4.2 探询/终结位的功能 4.3 命令和响应 4.4 异常状态的报告和恢复 5 规程的描述 5.1 寻址规程 5.2 P/F位的使用规程 5.3 链路建立和断开规程 5.4 信息传输规程 5.5 链路复位或链路重新初始化(链路建立)的条件 5.6 链路复位规程 5.7 系统参数表 6 多链路规程(MLP) 6.1 适用范围 6.2 多链路帧结构 6.3 多链路控制字段格式和参数 6.4 多链路规程(MLP)描述 6.5 多链路系统参数表 7 一致性 7.1 静态一致性 7.2 动态一致性 7.3 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(PICS) 附录A(规范性附录) PICS形式表 附录B(资料性附录) 重复其他标准的要求 |